防腐木房子的地基处理需兼顾稳定性、防潮性与耐久性,关键要点涵盖地质勘察、基础类型选择、防潮处理及施工细节。
地质勘察是首要环节,需通过专业探测明确土壤承载力、地下水位及地质结构。若地基位于软土、回填土或坡地,需采取加固措施,如换填砂石、打入桩基或设置挡土墙,防止后期沉降导致房屋倾斜或开裂。
基础类型选择需匹配房屋结构与地质条件。轻型防腐木房屋可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,独立基础适用于地质均匀区域,通过混凝土柱支撑木结构;条形基础则沿房屋承重墙布置,增强整体稳定性。若地质较差或房屋跨度大,需采用筏板基础,通过整块混凝土板分散荷载,避免局部沉降。
防潮处理是防腐木地基的核心。地下水位较高时,基础底部需铺设300mm厚碎石垫层,形成透水层降低毛细水上升;基础侧面及地面以上300mm范围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潮膜,阻断湿气渗透。此外,基础与木结构接触处应设置防腐木垫板或油毡隔离层,防止木构件直接接触潮湿混凝土。
施工细节方面,基础混凝土强度需达C20以上,确保承载力;基础顶面应预留100mm高凹槽,嵌入防腐木龙骨并用不锈钢螺栓固定,增强连接稳定性。施工后需覆盖塑料膜养护7天,防止混凝土开裂。最后,基础周边设置排水沟,确保雨水快速排离,避免积水浸泡。



